

2025年4月19日晚,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人机工程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会议在西安浐灞华邑酒店二楼渭水厅隆重召开。会议汇聚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系统总结过往建设成果、深入探讨前沿课题、科学规划发展路径,在热烈务实的氛围中取得系列重要共识,为推进我国人机工程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开幕致辞:回顾成就,展望未来】
在金晓萍秘书长的主持下,年会正式启幕。


专委会主任毛恩荣教授作开幕致辞,向全体委员、特邀专家及长期合作伙伴致以诚挚欢迎与感谢。致辞中,毛教授系统梳理了专委会年度工作成果,这些成果涵盖了学术活动、组织建设、标准制定等多个关键领域。特别指出,人机工程专委会已与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经济技术学会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建立战略合作,初步构建起跨学科协同创新网络。


【组织建设:严谨推荐,注入新活力】
会议严格遵循组织程序,金晓萍秘书长就委员增补机制进行专项说明。在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秘书长马靓监督下,毕路拯副主任现场公布投票结果,新增委员为专委会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活力,也预示着专委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年度规划:明确方向,全面布局发展】
随后,李甲华副秘书长介绍了本年度专委会规划,介绍本年度专委会规划,该规划涵盖了多个重要方面,旨在推动专委会在组织建设、学术交流、行业服务等领域取得进一步发展。


【行业展望:迎接挑战,共创人机和谐未来】
本次年会为我国人机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广泛探讨的平台,与会专家和委员们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展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机工程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从机遇方面来看,新兴技术的发展为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先进的手段。
然而,这些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在智能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人机工程学需要不断更新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以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
面对这些挑战,与会专家和委员们一致认为,人机工程专委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引领行业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深入探索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人机工程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人机工程领域在2025年及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人机工程专委会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