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3352947

一、大会简介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业智能软件、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与大数据等技术在设计中的深度融合应用,新的设计模式、路径和价值涌现机制不断出现。工业设计如何构筑社会需求新场景,引领人本智造新时代,开启人机共融新纪元,重塑工业文明新范式,是国内外制造业领域面对的重要课题。

为促进发展我国新质生产力,提升我国制造业领域的创新设计能力,深入研讨工业5.0背景下的工业设计学科与行业发展,推动设计与相关学科、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联合天津市设计学学会、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等单位于202585-7日在草原名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隆重召开29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暨2025中国工业设计工程大会

大会将以构筑产教融合新生态、赋能数业时代新品质为主题,邀请设计领域院士专家、高校知名学者,以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海尔创新设计中心、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研讨工业设计学术,交流产教融合成果,勾勒未来设计蓝图,探索人本、智能、可持续化的设计范式,为工业设计行业发展搭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大会预计参会规模为400人,参与企业50家。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天津市设计学学会、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协办单位:澳汰尔工程软件(上海)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北京恒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朗心人因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未来设计实验室、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佛山大学设计学院、漳州市工业设计协会、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天津理工大学现代设计与工程创新研究所、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陆续邀请中……

支持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拟)、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拟)、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支持媒体:《机械设计》《Sensor》《设计》

大会主席:    顾佩华  檀润华

大会执行主席:孙守迁  陈国强

程序委员会主席: 

程序委员会副主席:    支锦亦  孙凌云

程序委员会委员:孙远波  苏建宁  白仲航   杨   赵起超  李鹏飞   

组织委员会主席:  

组织委员会副主席:柴春雷    江  刘宗明    

组织委员会委员:王旭鹏   青  范劲松     李甲华     杨伯垲

秘书长:  

副秘书长:     叶晓云

三、大会时间、地点

时间:202585-7
地点:内蒙古新城宾馆(呼和浩特市呼伦南路40号)

四、论文征集

本次大会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学术论文,录用后全部发表在《机械设计》正刊中(《机械设计》202512期为本次大会出版产品创新设计学术专刊,最终解释权归《机械设计》杂志社)。

(一)征稿范畴(但不限于此)

1. 面向方案的产品创新设计(创新方法与创新设计、创意涌现方法、基于大数据的设计创意推理、基于人脑认知机制的概念设计、人智共融设计、群智设计、产品功能与实现原理设计、产品感性意象概念设计、机理结构表面形态联合仿生设计等)

2. 面向提效的产品创新设计(参数化设计、数智化设计、数据驱动的设计、大规模定制设计、敏捷设计、专家系统辅助设计、生成式设计与智能仿真、复杂结构系统设计与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智能工业软件、基于MBSE的设计、基于工业数字孪生的设计等)

3. 面向质量的产品创新设计(六西格玛设计、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保质设计、质量功能配置设计、稳健性设计、基于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可靠性设计、失效机理分析与可靠性设计、故障树分析与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评估分析与设计、基于概率/非概率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基于先进代理模型的可靠性设计、寿命预测与延寿设计等)

4. 面向性能的产品创新设计(宏观结构优化与微观结构优化、复杂零部件优化设计、造型优化设计;多目标优化设计、轻量化设计、拓扑优化设计、面向极端工况的高性能结构设计、材料结构工艺性能一体化设计等)

5. 面向用户体验的产品创新设计(基于神经科学的先进人机交互设计、基于用户认知的美学设计、复杂操控界面人机布局设计与优化、工效学设计与仿真分析、人机工效测评与试验技术、面向安全与舒适的工效设计、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人机工程技术装备设计等)

6. 面向评估决策的产品创新设计(设计方案量化评估、多层次指标评价、多主体设计决策等)

7. 面向降本增益的产品创新设计(面向成本制造装配的设计、精益设计、绿色设计、设计过程管理与优化等)

8.其他产品创新设计主题(可联系编辑部共策)

上述征文主题将邀请设计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编辑,欢迎对上述主题感兴趣的专家联系《机械设计》杂志社(13820715069)。

(二)论文征集要求

1. 未公开发表过,未在任何学术会议中宣读过,文字复制比检测低于15%;综述或原创论文均可。

2. 论文研究对象主要面向高端装备领域,如各类高端生产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机械、先进农机装备、先进医疗器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专用机电设备、高端零部件产品等,不接收制造业以外的研究方向。

3. 文章内容新颖,体现新观点、新思想,学术质量高,符合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与出版标准。文稿要素齐全,包括中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含图、表、计算式等)、结论、参考文献(近5年出版的文献不少于15篇)、中图分类号、基金项目、作者简介、作者联系方式等。

4. 论文格式为《机械设计》2025年标准出版格式(模板在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网站https://www.tjmes.cn/article/249/中下载),6~7版为宜,版面编排美观。

5. 投稿邮箱:jxsj_id@163.com,邮件主题务必标注产品创新设计专刊投稿字样。

6. 所有投稿稿件实行三审制,审稿费按期刊标准收取;录用后的版面费按《机械设计》杂志社统一标准收取。

7. 录用篇数根据投稿数量和质量确定。鉴于中文期刊版面所限,若202512期未能全部刊登,余稿将在2026年逐期安排刊登,以投稿顺序为依据。

8. 全文提交截止时间2025630

征文截止后组委会会同《机械设计》杂志社组织专家进行审稿,录用通知预计7月10日左右发放。被录用的论文至少要有1位作者注册参会。录用的论文以海报形式在大会中展览,优秀论文以报告形式发表。

五、大会议程

六、展 览

本次大会期间将举办以下展览:

1)优秀论文海报展(持续3日)

2)先进科研仪器与装备展(邀请有关企业参加, 持续3)

3)设计领域期刊、图书展(持续3)

4)高校创新设计产教融合成果展(持续3)

七、会议收费标准

1731日前报名缴费:2200/人;

281日后报名缴费:2800/人。

八、参会注册与酒店预定

1)参会注册缴费:统一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议平台进行注册,PC端报名链接:https://meeting.cmes.org?mid=379&sid=1517。也可通过手机扫码报名,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填写报名信息后在平台中完成缴费(线上支付为个人对公支付通道,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三种支付方式(财务报销优先选择公务卡支付);线下支付为单位对公支付通道,选择该支付方式的,请将系统生成的临时转账账号提交至单位财务部门办理转账,请勿多次生成转账账号,如多次点击“提交”,会生成不同的临时转账账号,请以最后一次生成的为准缴费通道预计6月30日开通

2)推荐入住酒店:内蒙古新城宾馆(呼和浩特市呼伦南路40号)。731日前预定,可享受会议协议价:548//天(单早);598//天(双早);81日后不确保协议价或是否有房。每年7-8月是呼和浩特旅游旺季,酒店较为紧张,建议参会者尽早预定。预定方式:直接联系酒店白经理15352850510(微信同号),报会议名称,提供“入住人姓名、会议注册号、入住和退房日期、标间/单间、单早/双早”等信息,并在出行前再次与白经理确认。不入住推荐酒店的,请自行预订周围其他酒店。

九、联系方式

张老师13820715069,总体统筹与合作咨询)

江老师15022682169,投稿咨询,微信同号)

王老师17333685629,会务咨询,微信同号)

刘老师18330634696,会务咨询,微信同号)

吴老师(18658165716,工业设计分会)

叶老师13858023346,工业设计分会)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公司简介

北京恒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前沿科技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深耕脑科学、神经管理、人因工程、生物力学、拟态环境及XR仿真现实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公司由中科(广东)科学集团投资,依托广东人因技术研究院与武汉人因工程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力量,构建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运营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质量的科技解决方案。

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恒挚科技已荣获多项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和注册商标,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权威名单,并参与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编制。公司长期服务于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等多个国家级学会深度合作,每年组织与参与40余场学术会议,推动技术交流与行业发展。

恒挚科技秉持“为科研事业尽一份力”的理念,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科研支持型科技企业,助力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携手各界伙伴共赴科技赋能的美好未来。

扫码关注我们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