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3352947


采样率如何选择?


在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研究领域,脑电(EEG)、近红外(fNIRS)、眼动仪及生理多导设备已成为解析大脑功能与行为机制的核心工具。而采样率作为数据采集的基础参数,其选择直接关乎信号精度、研究效度与数据处理效率 本文主要介绍不同设备的采样率应当如何正确的选择。

首先,我们要先理解采样率的含义:采样率(sampling rate)也被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频率,它指的是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单位用赫兹(Hz)表示。

脑电:数字化脑电图的一大特点是它能够对采集到的EEG信号实时数字化采样,采样的数据通过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A/D)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图形,也即我们在计算机显示器中看到的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脑电信号的频率范围

典型频段:

Delta(0.1-4Hz):深度睡眠、麻醉状态。

Theta(4-8Hz):浅睡眠、记忆编码。

Alpha(8-13Hz):静息闭眼状态。

Beta(13-30Hz):清醒、认知活动。

Gamma(30-100Hz):高度专注、神经同步。

更高频成分(如 100-200Hz):局部场电位(LFP),常见于颅内 EEG(iEEG)。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应用

理论要求:

采样率需至少为信号最高频率的 2 倍(即奈奎斯特频率),以避免频谱混叠。

实际应用:

为确保抗混叠滤波器的有效性,通常将采样率设为目标最高频率的 2.5-3 倍。例如:

研究 Gamma 波(最高 100Hz)时,采样率需≥250Hz(100×2.5)。

若需保留 100Hz 以上高频成分(如 iEEG 的高频振荡),采样率需≥500Hz。

近红外:

fNIRS 通过测量脑皮层血氧浓度(如氧合血红蛋白 HbO₂、脱氧血红蛋白 HbR)的变化反映神经活动,其信号本质为血流动力学响应(HDR),具有以下特点:

信号频率范围:

典型 HDR 的频率主要集中在0.01–0.1 Hz(对应周期 10 秒–100 秒),与神经活动引起的脑血流、血氧变化相关。

生理噪声频率:

心跳相关波动:约1 Hz(60 次 / 分钟);

呼吸相关波动:约0.2–0.5 Hz(12–30 次 / 分钟);

Mayer 波(血管低频波动):约0.05 Hz。

采样率选择的核心原则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采样率需至少为信号最高频率的2 倍(奈奎斯特频率)。例如:

若关注 HDR 本身(最高频率 0.1 Hz),理论最低采样率为0.2 Hz;

若需保留心跳噪声(1 Hz),最低采样率为2 Hz。

实际应用中,为避免混叠并保留滤波余量,采样率通常设为目标最高频率的3–5 倍。

生理多导:生理多导仪(Polygraph)可同步记录多种生理信号(如心电、脑电、肌电、呼吸等),其采样率选择需基于不同信号的频率特性、研究目的及设备性能综合考量。

常见生理信号的频率特性与采样率基准

采样率选择的核心原则

1.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与安全系数

采样率需≥2× 信号最高频率(奈奎斯特频率),实际中为避免混叠,通常采用3–5 倍安全系数。

例:EMG 最高频率 500 Hz,理论最低采样率 1000 Hz,实际推荐 1500–2000 Hz。

2. 多导信号的同步性与设备兼容性

统一采样率:多数多导仪要求所有通道采用相同采样率(如 1000 Hz),以确保时间戳同步。

解决方案:对低频信号(如呼吸)可事后降采样,但高频信号(如 EMG)必须满足采样要求。

设备限制:商用多导仪(如 Biopac)常见采样率为1000 Hz、2000 Hz、5000 Hz,高端科研设备可达 10 kHz 以上。

3. 研究目的与信号细节需求

临床诊断:需高保真记录信号特征(如 ECG 的 ST 段变化),采样率通常≥1000 Hz。

基础科研:

低频信号(如自主神经活动):50–200 Hz 即可;

高频事件(如 EMG 动作电位):需≥1000 Hz;

快速瞬态信号(如眼动、肌电爆发):需≥500 Hz。

眼动仪:眼动仪采样率表示眼动仪每秒采集眼球位置、注视点、扫视等数据的次数。例如,100Hz 采样率意味着每秒记录 100 个数据点。

影响采样率选择的关键因素

1. 研究类型与科学问题

基础认知研究(如视觉注意、眼动神经机制):

需求:需捕捉毫秒级眼动细节(如扫视潜伏期、微眼跳频率)。

建议:选择高采样率(500Hz-2000Hz),例如研究阅读中的眼跳模式时,1000Hz 可精确分析注视时长与眼跳距离的关系。

应用场景研究(如人机交互、广告效果):

需求:关注注视点分布、兴趣区域(AOI)停留时间等宏观指标。

建议:中低采样率(100Hz-300Hz)已足够,如分析用户浏览网页时的注视热点,100Hz 可满足基本需求。

临床与神经疾病研究(如帕金森、阅读障碍):

需求:需同时兼顾时间精度(如异常眼动模式)和长时间数据稳定性。

建议:中高采样率(300Hz-1000Hz),例如追踪眼球震颤时,500Hz 可捕捉细微的震荡轨迹。

2. 实验任务的时间特性

快速眼动任务(如视觉搜索、动态刺激识别):

特点:眼球运动速度快(扫视速度可达 500°/ 秒),需高频采样避免数据丢失。

示例:研究用户对闪烁广告的反应时,1000Hz 可准确记录扫视起始与刺激呈现的时间关联。

缓慢注视任务(如静态图像观察、持续阅读):

特点:眼球运动以注视为主,采样率需求较低。

示例:分析绘画作品的观赏顺序时,200Hz 即可满足注视点序列的记录需求。

以上,就是不同设备的采样率如何选择的全部介绍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越高采样率就表示设备的精度越高,信号质量越好,采样率过高会导致数据量变大且分析困难,采样率过低则会引发信号失真与关键信息丢失。我们需要根据设备原理基础,实验需求,以及研究方向,选择合适设备的采样率




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公司简介

北京恒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前沿科技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深耕脑科学、神经管理、人因工程、生物力学、拟态环境及XR仿真现实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公司由中科(广东)科学集团投资,依托广东人因技术研究院与武汉人因工程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力量,构建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运营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质量的科技解决方案。

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恒挚科技已荣获多项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和注册商标,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权威名单,并参与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编制。公司长期服务于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等多个国家级学会深度合作,每年组织与参与40余场学术会议,推动技术交流与行业发展。

恒挚科技秉持“为科研事业尽一份力”的理念,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科研支持型科技企业,助力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携手各界伙伴共赴科技赋能的美好未来。



















扫码关注我们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