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3352947




2025 · 携手共进 共创辉煌

第十二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2025中国认知传播论坛成功举办



9月20日,第十二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暨2025中国认知传播论坛在长安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全球修辞学会·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主办,长安大学人文学院、行为科学与公共政策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新闻传播学院共同承办。本届年会以“认知传播视域下的‘数智华流’模式出海研究”为核心主题,展开深度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共同探索数字时代认知传播学的前沿方向与实践路径。


会议设有2场主旨报告和8场分论坛,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河北大学、成都大学、西南大学、宁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41家单位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开幕式
Opening Ceremony


长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文雄、全球修辞学会会长陈汝东教授、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会长欧阳宏生教授,长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杜智民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人文学院党委书记何红娟、学术期刊中心主任芮海田、科学研究院社科中心副主任石赟琦出席会议。开幕式由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杜波教授主持。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长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文雄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系统介绍了长安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优势,以及在人工智能、数字人文与国际传播等新兴方向持续布局。李文雄强调,学校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在培养新时代卓越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过程中,人文素养、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媒介认知能力至关重要。本次论坛聚焦“数智华流”出海研究,既契合国家文化强国建设需求,也为学校人文社科发展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期待各位专家以真知灼见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贡献智慧与方案。


长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文雄致辞

全球修辞学会会长、北京大学陈汝东教授代表全球修辞学会,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陈汝东教授指出,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形成了许多新命题。为此,拓展认知传播研究视域,加速原创知识体系建设,十分迫切而必要。他指出本届论坛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前沿性、领先性和创新性,广泛深入地拓展数智时代认知传播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视域,深化认知传播学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全球修辞学会会长陈汝东教授致辞

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欧阳宏生教授在致辞中,系统回顾了认知传播学在我国的十年发展历程并针对数智时代认知传播学的发展趋势,提出认知传播学研究的四大方向。他强调中国认知传播学研究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关键时期,要以解决中国传播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中国传播理论为核心任务,以提升中国传播话语权为战略目标,以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为价值取向,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认知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会长欧阳宏生教授致辞

长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杜智民教授代表承办方致辞。杜智民院长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参会人员表达了最诚挚的欢迎。他认为,本届年会以“认知传播视域下的‘数智华流’模式出海研究”为主题,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他还详细介绍了学院近年的发展,作为长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阵地,人文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作为承办方,学院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期待以此次年会为契机,与各位专家学者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中国认知传播学的繁荣发展。


长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杜智民教授致辞


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杜波教授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
Keynote Report


上半场主旨报告由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林克勤教授主持。下半场主旨报告由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副秘书长、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新闻(认知)传播中心副主任朱婧雯研究员主持。江西师范大学期刊社总编、新闻与传播学院戴利朝教授和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卜彦芳教授评议了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主持人:林克勤教授(左)  朱婧雯研究员(右)


主旨报告评议人:戴利朝教授(左)  卜彦芳教授(右)


上半场,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李明德,发表了题为“近三年认知传播研究:观点创新、实践突破与未来新图景”的主旨发言。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教授,在线上发表了题为“固本开新:认知传播研究的范式转型与理论革新审思”的主旨发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邓建国教授发表了题为“打开传播致效的黑匣子:人工智能时代的认知传播研究”的主旨报告。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陈晓伟教授发表了题为“算法中介下中华文化视听叙事的圈层化传播与认同断裂研究”的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一):李明德教授(左)  操慧教授(右)


主旨报告(一):邓建国教授(左)  陈晓伟教授(右)


主旨报告(二):陈汝东教授(左)  汪文斌教授(右)


主旨报告(二):顾亚奇教授(左)  晏青教授(右)


下半场,全球修辞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汝东教授发表了题为“论我国国际传播策略的话语认知”的主旨报告。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汪文斌教授发表了题为“新大众文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主旨报告。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教授,发表了题为“何以共情:网络视听‘出海’的跨文化叙事与传播”的主旨报告。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晏青教授,发表了题为“短视频文本链:认知调度与大众文化意义生成的转向”的主旨报告。



分论坛
Sub-forum


下午8个平行分论坛同步进行,分别聚焦“认知传播本体知识建构”“‘数智华流’出海的人机关系与技术哲学”“数字文化消费与社会互动研究”“跨文化传播创新路径研究”“‘数智华流’的认知战略与效果评估”“健康传播与体育传播中的认知研究”“新闻生产与接受中的认知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的传播研究”等认知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


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副秘书长、四川外国语大学刘利刚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司思教授、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金石,西南大学田义贵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张秀丽教授、四川大学刘娜副教授、西华师范大学杨梅副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陈柯伶分别主持了分论坛。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邓建国教授,江西师范大学期刊社总编、新闻与传播学院戴利朝教授,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马锋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李鹏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琦教授,上海大学蒋宁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马晓悦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牛鸿英教授分别担任分论坛评议人。


分论坛现场


与会学者与高校学子围绕分论坛主题展开深度研讨,碰撞思想、交流互鉴,彰显了认知传播领域学术探索的活力与深度,也为后续研究搭建观点交融、成果互鉴的学术交流平台。



闭幕式
Closing ceremony


闭幕式由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晏青教授主持。闭幕式上各分论坛主持人依次总结研讨成果,并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奖。


分论坛报告总结


优秀论文颁奖现场


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林克勤教授致闭幕辞。他结合当前数字时代背景,明确指出认知传播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强调认知传播学的下一步研究要与国家战略、学科建设和未来知识体系相结合,不断推动认知传播学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持续焕发学科活力。最后林克勤教授代表学会感谢各位专家及长安大学校院领导、师生的支持。


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克勤教授致闭幕辞


最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陈晓伟教授作为下届年会承办单位代表发言,她从院校发展历史和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等方面展开介绍,并诚邀各位专家学者于明年相聚郑州。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陈晓伟教授发言


恒挚时刻

     恒挚科技围绕本次论坛核心主题 “认知传播视域下的‘数智华流’模式出海研究”,向广大学者输出专业前沿的科技理论,并深入地介绍了创新认知传播领域的研究设备;与学者们围绕该主题展开学术讨论,在思维碰撞中实现了深度交流。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公司简介

北京恒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恒挚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前沿科技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深耕脑科学、神经管理、人因工程、生物力学、拟态环境及XR仿真现实等多学科交叉领域。恒挚科技依托广东人因技术研究院与武汉人因工程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力量,构建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运营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质量的科技解决方案。

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恒挚科技已荣获多项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和注册商标,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权威名单,并参与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编制。公司长期服务于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等多个国家级学会深度合作,每年组织与参与40余场学术会议,推动技术交流与行业发展。

恒挚科技秉持“为科研事业尽一份力”的理念,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科研支持型科技企业,助力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携手各界伙伴共赴科技赋能的美好未来。



















扫码关注我们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