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时代,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因工程学科发展,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系统交互,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在2024年成功在深圳举办2024人因工程与智能系统交互国际会议的基础上,经报有关部门批准,清华大学将于2025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市举办2025人因工程与智能系统交互国际会议(会议网站:https://www.hfe-ai.org.cn)。
本次会议将征集会议交流论文(英文或中文),并提前开展学术同行评议,评选会议最佳中、英文交流论文,在交流专题会场向期刊权威和国内外专家进行报告和张贴交流,部分优秀论文将向对口中、英文期刊推荐。
此次会议主题为“以人为本:人因工程与人工智能”。
内容将聚焦在人因工程与智能系统交互领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人因工程基础研究、人因工程关键技术、人因工程重点应用、人机交互、人与智能体融合、艺术与情感设计、智能技术应用、人因工程与民航飞行、人因工程与轨道交通、人因工程与智能驾驶、人因工程与智能空间、人因工程与应急设备、核电安全、康复工程、人因工程与新型服务创新、人因工程与工程管理创新等。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学术指导(重大、重点项目和科研单位进一步征集中)
•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国际工效学协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 IEA)
•亚洲工效学与设计理事会(Asian Council on Ergonomics and Design, ACED)
•金砖国家人因工程学会联盟(BRICSNetwork)
•中华人因与工效学协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Ergonomics Societies,CAE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机器行为与人机协同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复杂人机耦合系统的人因安全理论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专项《基于中国人特征的形态与感知数字标准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工业知识与数据融合应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北京恒挚科技有限公司
•《人类工效学》杂志社
•《机械设计》杂志社
•Taylor & Francis 北京办事处
•清华大学 饶培伦 教授团队
•清华大学 李志忠 教授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荣刚 教授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喆 教授团队
•北京交通大学 方卫宁 教授团队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丁霖 研究员团队
•中国船舶集团有相似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廖镇 研究员团队
•中国农业大学 毛恩荣 教授团队
……
张伟(清华大学教授,IEA发展促进委员会主席,Ergonomics学术期刊联合主编)
Andrew Thatcher(IEA现任主席,Ergonomics学术期刊 联合主编)
郭伏(东北大学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王春慧(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廖镇(中国船舶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陈善广(著名的人因工程专家)
程和平(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
顾晓松(著名的医学组织工程学与神经再生专家)
刘大响(著名的航空动力专家)
毛明(著名的运载系统专家)
王耀南(著名的机器人技术与智能控制专家)
于登云(著名的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动力学与控制专家)
周志成(著名的卫星总体技术专家)
鲁晓波(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NancyBlack(IEA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Thomas Alexander(IEA副理事长兼财务长)
……
主席
郑力(清华大学教授,前副校长,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副主席
阎艳(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校长助理)
王明扬(IEA前任主席,2012-2015,新竹清华大学教授)
José O. Gomes(IEA前任主席,2021-2024,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
Oliver Carsten(英国利兹大学教授,Cognition, Technology &; Work学术期刊主编)
陈海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学术期刊主编)
委员(以姓氏拼音排序,进一步征集中)
陈东生(江西服装学院前副校长,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智能穿戴与服装人因工程分会主任)
陈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皋琴(清华大学)
宫晓东(北京理工大学)
顾洪建(中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汽车人因与工效学分会主任)
何丽华(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蒋祖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李志忠(清华大学)
毛恩荣(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牛亚峰(东南大学)
曲行达(深圳大学)
饶培伦(清华大学)
沈模卫(浙江大学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汪磊(中国民航大学)
王文硕(北京理工大学)
王先华(中钢武汉安环院副院长,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王兴伟(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王莹(《机械设计》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专职秘书长)
王亚辉(北京理工大学)
吴晓莉(南京理工大学)
田水承(西安科技大学)
薛晓澄(东南大学 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杨晓楠(北京理工大学)
易树平(重庆大学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余善法(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医疗保健工效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张力(湖南工学院教授,原校长,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前副理事长)
张树林(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张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张运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张坚琦(新竹清华大学)
苏国玮(高雄科技大学)
李开伟(清华大学访问教授)
章 燕(香港理工大学)
李婷(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教授)
熊树平(韩国KAIST)
王琳(韩国仁川国立大学)
Anindya K. Ganguli(IEA国际发展委员会主席)
Rosemary Seva(IEA科技与实践委员会主席)
Martin A. Rodriguez(IEA交流推广委员会主席)
Verena Nitsch(IEA职业标准与教育委员会主席)
Benjamin C. Peachy(IEA 2027大会主席)
Victor A. Egwuonwu(尼日利亚工效学会秘书长)
Sarah-Ann le Grange(南非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Shek M.R. Iqbal(印度工效学学会秘书长)
Johanna R. Octavia(印度尼西亚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Mahnaz Saremi(伊朗人因与工效学学会主席)
Takashi Toriizuka(日本人因与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Shamsul B. M. Tamrin(马来西亚人因与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Alma M. J. Gutierrez(菲律宾人因与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Yong K. Chian(新加坡人因与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Taezoon Park(韩国工效学学会IEA理事长)
Manida S. Neubert(泰国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
Jasna L. Horina(克罗地亚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Gyula Szabó(匈牙利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Anthony Hoey(爱尔兰人因与工效学学会理事)
Tommaso Bellandi(意大利人因与工效学学会前理事长)
Kristine K. Germane(拉脱维亚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Denis A. Coelho(北欧人因与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Rafał L. Mierzwiak(波兰工效学学会理事)
Aleksandr Volosiuk(俄罗斯工效学学会理事)
Robert S. Bridger(英国特许工效学与人因工程协会副理事长)
Caroline G. L. Cao(美国人因与工效学学会候任理事长)
Danielle Lemay(加拿大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Lucy M. Baú(巴西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Giovanni Olivares(智利工效学学会理事)
Martha H. Saravia-Pinilla(哥伦比亚工效学学会前理事长)
Juan A. C. Martinez(哥伦比亚工效学研究学者协会理事长)
Carlos R. N. Gonzalez(墨西哥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Silvia D. Furtado(乌拉圭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Rafael E. G. Gonzalez(委内瑞拉工效学学会理事长)
Valerie J. O’Keeffe(澳大利亚人因与工效学学会IEA理事)
Stephven Kolose(新西兰工效学学会理事)
Pradip K. Ray(印度理工IIT-Kharagpur教授)
Frederick Tey(ACED主席)
Thanh H. Le(越南国家职业环境与卫生研究所)
Damien Chablat(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
James Browne(爱尔兰国立大学高威分校前校长)
Mary Dempasey(爱尔兰国立大学高威分校教授)
……
主席
于瑞峰(清华大学副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秘书长)
副主席
席军强(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院长)
蔡临宁(清华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
马靓(清华大学副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
金海哲(东北大学副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秘书长)
张宜静(清华大学副研究员)
汪磊(中国民航大学教授)
张运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
……
委员
李甲华(北京恒挚科技有限公司)
郑靖越(北京科技大学)
李洋(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秘书处)
宋佳(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
鲁睿(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
……
会议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5年10月29日-11月1日(29日报到注册)
地点:北京市怀柔区(北京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
会议诚邀全球学者提交原创且未发表的研究论文,论文主题应围绕但不限于人因工程与智能系统交互及其相关应用领域。
(1)所有英文全文投稿(正文限5000-8000单词)将经过严格的国际同行评审,评选的优秀论文的作者将安排在会议期间的专题研讨会上交流和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的点评,并由国内外知名学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论文修改完善后将有机会在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
(2)所有中文全文投稿(正文限3500-5000汉字)将经过严格的国内同行评审,评选的优秀论文的作者将安排在会议期间的专题研讨会上交流和获得国内同行专家的点评,并由国内外知名学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论文修改完善后将有机会在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
(3)也可以中、英文投稿交流成果的长摘要(不超过800英文单词或500汉字),不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经评选后在双语会场交流或张贴展示交流。
说明:以上三类稿件都只印刷摘要,不印全文,不影响后续论文投稿和发表。
投稿方式:请投稿邮箱13911337590@139.com,邮件主题注明“投稿+单位+姓名”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0月7日
录用通知发放日期:2025年10月12日
每篇投稿论文需要至少有一名作者在本次会议注册确认,若论文被期刊录用,版面费请作者自付。
会议注册及缴费请见官网:https://www.hfe-ai.org.cn/2025/join


注册费用如下(元):


会议邮箱:13911337590@139.com
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张先生:15600980521(协办单位事宜)
李女士:13910898609(学会理事、特邀嘉宾咨询)
宋女士:13811268580(参展商赞助对接,投稿事务或其他一般参会事务)
郑女士:18811744245(支持团队或分会主席事宜)
鲁女士:17600897949(国际和港台参会事务)
舒女士:18001023699(网站、酒店和交通事务)
公司简介


北京恒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恒挚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前沿科技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深耕脑科学、神经管理、人因工程、生物力学、拟态环境及XR仿真现实等多学科交叉领域。恒挚科技依托广东人因技术研究院与武汉人因工程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力量,构建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运营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质量的科技解决方案。
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恒挚科技已荣获多项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和注册商标,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权威名单,并参与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编制。公司长期服务于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等多个国家级学会深度合作,每年组织与参与40余场学术会议,推动技术交流与行业发展。
恒挚科技秉持“为科研事业尽一份力”的理念,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科研支持型科技企业,助力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携手各界伙伴共赴科技赋能的美好未来。


扫码关注我们

